主辦:中國評論通訊社
首頁
|
頭條
|
焦點
|
大陸
|
臺灣
|
港澳
|
國際
|
美國
|
兩岸
|
華人
|
經濟
|
財經
|
軍情
|
社會
人物
|
文萃
|
圖片
|
文化
|
娛樂
|
評論
|
社評
|
快評
|
分析
|
專論
|
網評
|
外電
|
智庫
|
智囊
專題
|
專訪
|
專頁
|
周邊
|
東亞
|
出版
|
編譯
|
網書
|
數據
|
動態
|
電訊
|
名家
|
記者
|
簡介
【
設為首頁
】【
】【
中評郵箱
】
兩岸專區
【
動態
】
2023全國台協會長座談會在北京舉行
(2023-12-07 16:07:15)
中評青年走進台商之家 打卡東莞地標建築
(2023-12-07 00:41:49)
徐福記負責人答中評 談傳統企業智造升級
(2023-12-07 00:40:14)
台心醫院姚成立答中評:兩岸醫療合作優勢互補
(2023-12-07 00:17:58)
東莞台校何以創新兩岸教育史?吳建華答中評
(2023-12-07 00:15:47)
兩岸知識產權界人士共話交流合作
(2023-12-06 13:01:47)
“去中國化”的幽靈下,沒有光
(2023-12-06 13:01:05)
台盟十一屆二中全會在京召開
(2023-12-06 13:00:50)
中評側記:探尋東莞的“很台灣”
(2023-12-06 00:40:00)
徐福記創始人答中評 在大陸如何紮根發展
(2023-12-06 00:12:54)
中評重磅:黃慧紅論東莞方案的意義
(2023-12-06 00:11:16)
中評青年直擊徐記生產線 感受“智”升級
(2023-12-05 00:24:11)
中評青年訪東莞台協 天下第一實至名歸
(2023-12-05 00:13:42)
中評深度:陳偉談兩岸合作辦學成果
(2023-12-05 00:12:34)
快評:宋東文畢生貢獻兩岸學術文化教育交流
(2023-12-04 02:54:03)
中評青年在東莞探訪大陸第一所台商子弟學校
(2023-12-04 00:21:32)
東莞市台港澳局局長黃慧紅會見中評青年一行
(2023-12-04 00:20:21)
中評鏡頭:走進台達智慧工廠 感受高科技
(2023-12-03 03:11:32)
包承柯:《開羅宣言》與亞太秩序的再構建
(2023-12-03 00:23:26)
北京台辦組織台胞開展“走基層 交朋友”活動
(2023-12-03 00:18:33)
中評分析:深化大陸地方與台交流 融合發展
(2023-12-03 00:18:03)
中評青年訪徐福記甜蜜工廠 尋兩岸童年回憶
(2023-12-03 00:15:39)
台心醫院答中評:打造兩岸醫療紐帶
(2023-12-03 00:13:55)
快評:台灣的安全取決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
(2023-12-02 02:41:56)
仇長根:深化兩岸“經濟融合”的八點看法
(2023-12-02 00:43:56)
中評鏡頭:粵台產業科技學院人才培養有何獨特
(2023-12-02 00:27:53)
中評青年訪全球名企台達 驚嘆兩岸科研創新
(2023-12-02 00:26:24)
北京來論:賴清德要讓台灣走向戰爭
(2023-12-02 00:13:39)
中評鏡頭:走進台心醫院感受暖心服務
(2023-12-01 00:52:29)
學者熱議《開羅宣言》對台灣回歸中國意義幾何
(2023-12-01 00:43:10)
更多 >>
【
獨家
】
中評現場:舉杯邀明月 宋濤與台胞共此時
(2023-09-28 09:37:33)
兩岸專家共論汪辜會談三十年意義
(2023-05-12 15:16:12)
中評大咖講書 仇長根詳談認知台灣
(2022-12-13 00:13:52)
北京來論:國民黨不該病急亂投醫!
(2022-06-10 16:09:03)
國台辦答中評:日本應當深刻反省歷史
(2022-05-11 11:55:12)
淺議“落花生精神”在兩岸交流中現實意義
(2021-08-04 12:05:49)
台鐵列車出軌後肇事工程車司機觀望不救援
(2021-04-05 13:35:30)
劉德文17年不間斷運送2百餘位老兵遺骸歸根
(2020-03-14 00:32:22)
更多 >>
【
分析
】
中評觀察:打造兩岸共同市場勢不可擋
(2023-10-03 00:25:08)
從電力之憂看民進黨執政下的台灣經濟之患
(2023-08-04 17:15:11)
時評:賴清德的狐狸尾巴藏不住了
(2023-07-27 17:16:35)
專家解讀:投資大陸是台灣資本最好出路
(2023-07-09 14:45:14)
為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
(2023-06-08 10:58:34)
從兩岸政經關係發展看兩岸經濟制度化合作的前景
(2023-05-21 00:11:29)
中評觀察:吸引台青來陸創業的三大因素
(2023-05-05 00:56:30)
同根同源 血脈相連(觀滄海)
(2023-04-23 09:38:59)
侯友宜“正面評價”重回第一
(2023-03-19 08:55:01)
起底辜寬敏!其分裂言行終將被歷史唾棄
(2023-02-28 13:02:58)
中評關注:疫後兩岸交流從上海團訪台看三點
(2023-02-21 00:41:14)
實幹篤行推動兩岸經濟交流合作
(2023-01-16 11:08:27)
王東:以青年學生交流交換助推兩岸融合發展
(2022-12-19 00:39:01)
大陸專家:朱立倫參選2024可能性增大
(2022-12-05 09:42:33)
朱穗怡:堅持“和平統一”充分展現大陸善意
(2022-10-27 08:57:27)
大公報:台把美當“寶” 美把台當“草”
(2022-08-23 10:38:42)
鐘聲:究竟是誰在升級台海緊張局勢
(2022-08-18 11:37:34)
美國是台海穩定的最大麻煩制造者
(2022-08-16 17:14:35)
一個中國是解決台灣問題的全部歷史法理依據
(2022-08-16 14:45:43)
人民日報:民意不可違 玩火必自焚
(2022-08-06 18:02:10)
“九二共識”的思想內涵與歷史意義
(2022-08-01 08:07:14)
署名文章:“九二共識”是台海和平的基礎
(2022-08-01 07:10:19)
李武忠:台灣激情演出無助石斑魚解禁
(2022-06-15 00:50:35)
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人心所向
(2022-05-25 15:41:54)
“毀台論”才是美國對台真實態度
(2022-05-23 10:08:14)
台民眾經濟信心插水 大額消費歸零
(2022-04-22 10:37:32)
美國對台軍售將台灣推向火坑
(2022-04-12 10:29:02)
汪毅夫:迎接、賓客及其他
(2022-02-27 15:06:04)
台媒社論:誰把“新大陸”變成“新中國”?
(2022-02-21 15:41:03)
民進黨當局盯上技術人員?島內學界憂慮
(2022-02-20 14:45:11)
更多 >>
【
專訪
】
陳先才:藍白合最主要障礙在於內部難以整合
(2023-09-16 00:48:56)
陳克威:大陸市場太大 對台青吸引力強
(2023-08-17 00:54:13)
海旅會何婕:肩負重任助兩岸旅遊重新起步
(2023-07-15 00:49:58)
中評深度:劉相平縱論兩岸道路選擇
(2023-06-12 00:14:15)
中評專訪:台青張毓中談以自媒體溝通兩岸
(2023-06-01 00:19:02)
情深而文明——黃永鬆和半個世紀的“漢聲”
(2023-04-21 10:18:29)
林榮德:增加航點的大三通應該加快速度
(2023-02-10 00:43:54)
唐永紅:台灣第三勢力或不容易發展起來
(2022-12-24 00:37:05)
林榮森:兩岸政治緊張 文化交流更是不能斷
(2022-09-05 00:37:40)
陳春霖:兩岸文化交流要相互理解、避免誤判
(2022-09-05 00:19:31)
專家答中評:暫停台灣石斑魚輸往大陸有必要
(2022-06-22 00:19:55)
為兩岸融合發聲,架心靈契合之橋
(2022-03-05 10:55:57)
大陸網紅推統一後台中置產 吳本源這樣看
(2022-02-10 00:26:20)
87歲台灣老兵:願餘生能回山東家鄉過年
(2022-02-08 10:37:25)
留滬台青苓夢:就地“團聚”,安心過年
(2022-02-08 10:37:02)
織帽亦是“織心”:一個台商家族的共富傳承
(2022-01-21 11:24:22)
蘇恒答中評:提台獨清單 大陸對兩岸想法改變
(2021-12-13 00:14:03)
徐則臣答中評:文學交流可增加兩岸認同感
(2021-12-12 00:15:17)
廖達琪:陸委會出手海峽論壇 因不利民進黨
(2021-12-11 15:17:46)
劉沛勛答中評:大陸嚴懲“台獨”正是時候
(2021-12-09 00:15:11)
張簡珍答中評:賺大陸錢卻金援台獨不可原諒
(2021-12-06 00:15:52)
推動兩岸文化交流 陳春霖:樂觀面對挑戰
(2021-11-10 00:31:25)
李金旆:兩岸關係變化 台商憂大陸社會反台
(2021-11-03 00:30:03)
謝奇享:全世界最重視台商的就是中國大陸
(2021-10-30 00:28:57)
民進黨排除異己?台商離台2年將無投票權
(2021-10-02 11:58:55)
BNT抵台 醫師黃義霖:上海復星幫了大忙
(2021-09-03 09:56:08)
林青答中評:打造三大平台助台企參與新基建
(2021-03-11 00:18:59)
兩會專訪鄒振球:大陸前景廣 台胞信心足
(2021-03-11 00:14:52)
高雄樂手李旌佐的“北漂”生活
(2020-10-13 09:50:46)
紀欣:哀悼毛鑄倫
(2020-07-29 17:10:00)
更多 >>
首頁
|
港澳新聞
|
國際時事
|
兩岸專區
|
軍事聚焦
|
評論世界
|
財經視角
|
文萃大觀
|
中評電訊
|
時事專題
關於我們
|
中評動態
|
招聘人才
|
聯系方式
|
鏈接方式
|
中評律師
|
驗證記者証
|
免責條款
最佳瀏覽模式: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
©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