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科研人员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开展昆虫专项调查。(来源:人民日报) |
中評社北京10月1日電/據人民日報報導,雪域高原,藏野驢在開闊的草原悠閑踱步覓食;竹林幽幽,“國寶”大熊貓自由自在攀援在樹杈上愜意玩耍;南海之濱,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種子植物海南蘇鐵狀如大傘蓬勃生長;白山黑水,體型健碩的猛獸穿行於蓊鬱原始森林,再現虎嘯山林、豹躍青川……金秋時節,我國首批設立的三江源、大熊貓、海南熱帶雨林等5個國家公園生機盎然,成為萬里河山多姿多彩的生動寫照。
根據《國家公園空間布局方案》,到2035年,我國將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國家公園體系,總面積約110萬平方公里。
建設國家公園對守牢生態安全屏障、建設美麗中國發揮了怎樣的作用?如何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之間的關係?記者近日走進國家公園進行探訪。
把最珍貴的自然資產、最美的國土嚴格保護起來
福建省武夷山市,夜幕降臨,林密苔深,車燈照亮通往武夷山國家公園深處的山路。生態環境部南京環科所研究員吳延慶帶領團隊下了車,他們3人一組,分不同線路出發,開始當天的物種調查工作。
“兩棲爬行類物種的調查通常在晚間進行,白天我們已經提前勘察並記錄好樣線。”吳延慶邊整理背包邊說。
行進至山谷間的一條溪流邊,吳延慶向記者講起發現武夷林蛙的經歷。
“那是2020年8月一天深夜,我們在調查時,突然看到一條竹葉青蛇正在路邊水溝中捕食林蛙,大家迅速舉起相機拍下這一幕。”放大照片,吳延慶和隊員發現,這種林蛙與當地其他林蛙在形態上有所不同。
|